“老干妈”十五年上税50亿(图)
老干妈产品展示
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老干妈”)创办于1994年,通过10余年的发展,公司已形成日产量180万瓶辣椒制品的生产能力,产品销往45个国家和地区,年产值突破20亿元。15年来,老干妈在当地采购原材料资金达38亿元,吸收近2000名农民就业,上交国家税收达50亿元。
十五年上缴税收50亿
陶华碧,一位60多岁的老人,看上去仍身体硬朗,精神抖擞。她既是令人尊敬的“老干妈”,也是“老干妈”风味食品的主人。
1994年11月, 陶华碧在贵阳市南明区创办了一家“实惠饭店”,为了招揽生意便把自己调制的辣椒酱作为调味品,免费供顾客食用。辣椒酱逐渐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,1997年11月,陶华碧专门制作辣椒酱,并成立了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。1998年,老干妈便实现产值5014万元,上缴税收329万元。
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,该公司又先后在遵义等地兴建了4个生产基地,开发出了风味豆豉、油辣椒等20余个系列产品,形成了日产180万瓶辣椒制品的生产能力。该公司已在北京、上海等65个大中城市建立代理机构,并销往欧盟、美国等45个国家和地区,2010年产值达到20.5亿元,上缴税收3.4亿元。
“税收是国家经济的命脉,按时足额纳税是企业的责任。”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谢银邦说。谢银邦介绍,该公司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纳税,还实行工资实名制,督促员工上缴个人所得税。15年来,该公司累计上缴税收50亿元,多次被评为“诚信纳税企业”、“十强纳税大户”等。
工人正在装辣椒酱
吸收2000农民工就业
“近年来,"老干妈"不仅自身得到了快速发展,而且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当地农民致富。”贵阳市南明区住建局局长、龙洞堡食品轻工园办公室主任张晓红说。
工业反哺农业,帮助农民发家致富。据了解,该公司2000多名员工中,绝大部分为农民工或下岗工人。同时,该公司准备在铜仁、黔南等贫困地区租用土地,并返聘农民工做产业工人等方式扩大原材料生产基地。“目前,公司建立的原材料基地达43万亩,15年来公司用于采购农作物原材料资金达38亿元。”谢银邦介绍,仅1997年至2010年间,公司累计使用干辣椒19万吨,菜油40万吨,黄豆26万吨,有力推动了当地农民致富。
工业推动城镇化,促进城乡协调发展。“公司成立之初,厂区周围还是一片不毛之地,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,周边不仅聚集了大批企业,还使城镇延伸了过来。”谢银邦说,如今当地政府已依托老干妈的优势,正在当地规划兴建龙洞堡食品轻工业园区。
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。据了解,目前老干妈每天需要玻璃瓶180万个,贵州有三家玻璃厂定点生产,同时还促进了当地包装、物流等产业发展,提供了数万个就业岗位。
作者:李兵
(责任编辑:王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