榫卯是中国古建筑、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,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。凸出部分叫榫(或叫榫头);凹进部分叫卯(或叫榫眼、榫槽)。现根据榫卯的功能,将其划分为六类,接下来将分别对各类榫卯做一大略的介绍。

三、水平构件互交部位常用的榫卯

水平构件互交,在古建大木中,常见于檩与檩、扶脊木与扶脊木、平板枋与平板枋之间的顺接延续或十字搭交。

1、大头榫,

亦即燕尾榫。做法与枋子的燕尾榫基本相同,榫头作"乍",且略作"溜",以便安装(也有不作"溜"的)。大头榫采用上起下落方法安装,它常用于正身部位的檐、金、脊檩以及扶脊木等的顺延交接部位,起拉结作用。

2、十字刻半榫,

十字刻半榫主要用于方形构件的十字搭交,最多见于平板枋的十字相交。方法是按枋子本身宽度,在相交处,各在枋子的上、下面刻去薄厚的一半,刻掉上面一半的为等口,刻掉下面一半的为盖口。然后,等口盖口十字扣搭。制作时亦注意山面压檐面,刻口外侧要按枋宽的1/10做包掩。

3、十字卡腰榫,

俗称马蜂腰,主要用于圆形或带有线条构件的十字相交。古建大木构件中的卡腰,主要用于搭交桁檩。方法是将桁檩沿宽窄面均分四等份,沿高低面分二等份,依所需角度刻去两边各一份,按山面压檐面的原则各刻去上面或下面一半,然后扣搭相交制作卡腰和刻半时,两根构件相交的角度应按建筑物要求而定,如果是90°转角的矩形或方形建筑,则按90°角相交;如果搭交榫用于六角或八角等建筑,则应按所需角度斜十字搭交。在多角形建筑物中,檩、枋扣搭不存在山面压檐面的问题。在同一根构件上,卯口的方向应一致,即一根构件两端都做等口榫,相邻一根两端则都应做盖口榫。如六角亭的六根檩或枋应三根做等口,三根做盖口,以便扣搭安装,而不能在同一根构件上既做等口又做盖口。

四、水平或倾斜构件重叠稳固所用的榫卯

古建大木的上架(即柱头以上)构件,都是一层层叠起来的。这就不仅需要解决每层之中构件与构件的结合问题,而且需要解决上下两层构件之间的结合问题,这样才能使多层构件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,比如斗栱就是典型的上下数层构件交互叠加的组合构件,数层构件之间的叠加采用了不少暗销进行连接。

水平(或倾斜)构件叠交有两种情况,一种是两层或两层以上构件叠合,再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构件垂直(交角成90°)或按一定角度半叠交。在两层或两层以上构件叠合时,采用下面两种销合联结的方法。

1、栽销。

栽销是在两层构件相叠面的对应位置凿眼,然后把木销栽入下层的销子眼内。安装时,将上层构件的销子眼与已栽好的销子榫对应入卯。销子眼的大小以及眼与眼之间的距离,没有明确规定,可视木件的大小和长短临时酌定,以保证上下两层构件结合稳固为度。

在古建大木中,销子多用于额枋与平板枋之间、老角梁与子角梁之间以及叠落在一起的梁与随梁之间、角背、隔架雀替与梁架相叠处等,古时也有在檩子、垫板、枋子之间使用销子以防止檩、垫、枋走形错动的,现在已很少采取。另外,在坐斗与平板枋之间、斗栱各层构件之间,也都用栽销的方法稳固。

2、穿销。

穿销与栽销的方法类似,不同之处是,栽销法销子不穿透构件;而穿销法则要穿透两层乃至多层构件。穿销常用于溜金斗拱后尾各层构件的锁合。用于古建大门门口上的门簪,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穿销。销子将构件穿住以后,在销子出头一端,还需要用簪子别住。用于大屋脊上的脊桩,兼有穿销和栽销两者的特点。为了保持脊筒子的稳固,它需要穿透扶脊木,并插入檩内1/3~1/4,可看作是栽销的一种特例。牌楼高拱柱下榫也是穿销的一种例证,它穿透额枋(龙门枋),带做出折柱并插入小额枋内1/2~1/3。使高拱柱牢牢地竖立在额枋(或龙门枋)上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

Copyright © 2088 世界杯乒乓球赛_2014世界杯十佳球 - mz286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