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边防查获的三只巨型砗磲!为什么禁止砗磲买卖屡禁不止?
2017年8月30日,查获的砗磲标本。经仔细比对,官兵确认该物品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砗磲的标本,遂将其暂扣作进一步处理。
2017年8月30日,查获的砗磲标本。经检查,该批砗磲标本共3只,每只分上下两片,最大一只重约100公斤,长约90厘米,最小一只重约50公斤,长约55厘米,总重218公斤。
2017年8月30日,砗磲标本。
2017年8月30日,查获的砗磲标本。目前,该批砗磲标本已移交上级部门处理。
为什么不能进行砗磲买卖?
可能有很多人比较疑惑:前几年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有人卖砗磲?为什么现在却找不到了呢?为什么砗磲禁止买卖了呢?
这是因为前几年的砗磲买卖的火爆使得很多人都加入砗磲行业,过度开采使得砗磲资源已经濒临枯竭,而砗磲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。
砗磲是世界上最大的双壳贝类,有“贝王”之称,和珊瑚、珍珠、琥珀并列为西方四大有机宝石,常被用于制作成手串、佛像等工艺品,也可入药。由于种群数量减少,砗磲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,也被我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
砗磲: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。共有1科2属9种,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,被称为“贝王”,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,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。壳质厚重,壳缘如齿,两壳大小相当,内壳洁白光润,白皙如玉。外韧带,通常有一个大的足丝孔。铰合部有一个主齿和 1~2 个后侧齿。外套痕完整,前闭壳肌消失,后闭壳肌近中央。
全部为热带种,通常以足丝附着在珊瑚礁上生活。为双壳类中个体最大的贝类,其中大砗磲(Tridacna gigas)壳长可达 1 米。砗磲外套膜内有大量的虫黄藻,借助膜内玻璃体聚光,使虫黄藻大量繁殖而作为自身养分,二者形成互利共生的特殊关系。
主要分布在印度洋、太平洋海域。中国共有 6 种,分布于台湾和南海各岛礁。
版权说明
▼图文转自盛世文玩,如有侵权请告知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