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

編輯

在中國歷史上多見少數民族政權早期(例如金元清)及古三代,例如商代王位由王弟與王子繼承並用的制度。傳弟一般按年齡長幼依次繼承,兄終弟繼;傳子有傳兄之子、傳弟之子和傳嫡子幾種。

商朝長期兄終弟及制和父子繼承制並行,中期太庚三子小甲、太戊、雍己正式改為兄終弟及的制度,相繼為王,使中期經常發生王位的糾紛,又稱「九世之亂」,直至商朝後期盤庚遷殷後才穩定。但商朝和後來的宋國仍然延續着兄終弟及制的傳統,這種做法也偶見於中國後世朝代。

根據趙光義的說法,宋昭憲太后認為後周滅亡皆因幼主臨朝,所以留下兄終弟及的遺言,要求宋太祖立下金匱之盟,宋太祖被迫接受,死後傳帝位給趙光義,即是太宗。但此說疑點重重,宋太祖時代未曾聽聞此說,且太宗即位後立即迫害太祖之子,歷史學家鄧廣銘、張蔭麟等論証「金匱之盟為虛構」,至今「金匱之盟為虛構」是最有影響力的說法。

元朝時期,元武宗海山在1311年死後由其弟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繼承王位,是元朝唯一的兄終弟及的例子。

及至明,朱元璋在《皇明祖訓》中明確規定:凡朝廷無皇子,必兄終弟及,須立嫡母所生者。庶母所生,雖長不得立。正德十六年(1521年),明武宗駕崩,就據此立興獻帝朱祐杬之次子朱厚熜為嗣,即明世宗。

日本

編輯

日本古代早期,受母系社會殘餘影響,在王位繼承方面以兄終弟及為主,後來受中華文化影響,才確立了冊立太子制度。[2]

2019年德仁繼位為日本天皇後,在次年冊立其弟文仁為皇嗣。

Copyright © 2088 世界杯乒乓球赛_2014世界杯十佳球 - mz286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友情链接